由飞利浦与祺景光电诉讼案引发的思考
近期,一桩涉及行业知名品牌飞利浦和本地经销商祺景光电的诉讼甚嚣尘上,大量报道见诸业内媒体。由于该案涉及金额巨大,案情复杂,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从该案已披露的信息中不难发现,这桩起于2016年双方欠款诉讼的官司仍在审理过程中。其不仅在2016年飞利浦发起诉讼之初便收到业内广泛的关注,更因证监委上海监管局对祺景光电的警示引发照明行业和新三板投资圈的关注。今年3月的反诉纠纷不过是双方又一轮的法庭交锋。商业纠纷案件的性质决定了其过程的漫长,过程中的法律程序和媒体报道往往会随着审理进程的推移不断更新。
在通行的法律及媒体自律环境下,作为舆论监督者的中立第三方媒体,并不会对正在进行中的诉讼进行任何评价或概论,甚至偏袒某一方,制造事端,而仅对已经法庭定审的结论进行公正报道。而社交媒体和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兴起,耸人听闻的标题往往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关注和报道。此类不在法律框架下、不在道德准则下的报道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侵害了整个媒体行业的权威性。
在网络社交网络时代,我们不仅需要帮助普通消费者理清主流权威媒体和自媒体的分界,更需加强和规范媒体自律。照明服务深入千家万户,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民生性关注点。我们照明媒体在遇到此类纠纷时,还应理智、客观、专业地等待法院的公正判决,
在向飞利浦求证时,中照网得到的反馈是:“目前案件正在审理过程中,不便透露相关细节。”同时,飞利浦亦表示其“产品均经过严格测试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始终重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有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售后服务和质保流程及专业团队提供保障。”